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养羊户驱虫的方法有哪些

           

养羊户驱虫需结合药物选择、操作规范与预防措施,具体方法如下:

一、驱虫方法分类

体内驱虫

- 口服给药:

将药片碾碎混入饲料或灌服,需空腹进行,连续喂食2天,间隔一周后重复。

- 注射给药:伊维菌素皮下注射(0.2mg/kg体重),驱虫前禁食12小时,驱虫后观察4小时。

体外驱虫

- 药浴法:

使用0.1%敌百虫溶液或氰戊菊酯药浴,全身浸透(避开头部),需避免羊群呛水或受凉。

- 喷淋法:喷洒药液于全身,重点处理耳后、腹下等隐蔽部位。

- 环境处理:喷洒杀虫剂于圈舍墙壁、地面,杀灭环境虫卵。

特殊群体处理

- 孕羊:

选用三氯苯达唑(肝吸虫)或低剂量阿苯达唑。

- 羔羊:首次驱虫后间隔14天重复一次。

二、注意事项

药物选择与配伍

- 避免与疫苗同时使用(如三联四防生物制剂),需间隔7天以上。

- 有机磷酸酯类药(如敌百虫)不可与碱性药物配合使用,停药期7天。

操作规范

- 驱虫前禁食12小时,驱虫后观察4小时是否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。

- 药浴时水温控制在37-40℃,药浴时间15-30分钟。

环境管理

- 保持圈舍干燥通风,避免低洼潮湿地区放牧,减少蜱虫等体外寄生虫叮咬。

- 定期清理粪便,隔离驱虫羊群3天后再放回。

季节性与频率

- 每年春秋两季为最佳驱虫期,可结合粪便检测调整。

- 疫病高发地区需增加驱虫频次。

三、补充措施

生物驱虫:

如左旋咪唑可增强羊群抵抗力,降低复发风险。

天然驱虫:番茄叶、葱蒜汁、薄荷叶等可临时驱蚊,但效果有限。

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方法,并结合定期监测与环境管理,可有效控制羊群寄生虫病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