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养羊去虫方法有哪几种

           

养羊驱虫是保障羊群健康的关键措施,需根据寄生虫种类选择合适药物并规范操作。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的驱虫方法:

一、驱虫原则

按寄生虫种类选择药物

- 线虫:伊维菌素、左旋咪唑、阿苯达唑

- 吸虫:氯氰碘柳胺钠、硝氯酚

- 体外寄生虫:伊维菌素(注射)、双甲脒乳油(药浴)

联合用药与轮牧

- 混合感染时推荐伊维菌素+阿苯达唑联合使用

- 草场定期消毒(粪便发酵或化学药品处理)

特殊群体防护

- 孕羊:三氯苯达唑或低剂量阿苯达唑

- 羔羊:首次驱虫后间隔14天重复

二、具体操作方法

体内驱虫

- 拌料驱虫:

清晨禁食,中午仅喂精料,连续喂药2天,一周后重复

- 注射驱虫:伊维菌素皮下注射0.2mg/kg体重,停药观察4小时

- 灌服驱虫:适用于难口服的羊只,需使用灌服器或药瓶

体外驱虫

- 药浴法:

0.1%敌百虫溶液或溴氰菊酯药浴,全身浸透(避开头部),浴后擦干

- 喷淋法:0.1%-0.05%双甲脒乳液喷洒全身,重点处理耳后、腹下等隐蔽部位

- 环境处理:圈舍墙壁、地面喷洒杀虫剂,杀灭虫卵

季节性与频率

- 每年春秋两季常规驱虫,寄生虫高发区每3-4周一次

- 羔羊断奶后、母羊产后3-4周及转群时需额外驱虫

三、注意事项

药物安全

- 有机磷酸酯类(如敌百虫)毒性大,仅限体外使用

- 避免与碱性药物混合,停药期需7天

操作规范

- 驱虫前禁食12小时,驱虫后观察4小时是否呕吐

- 药浴时控制水温,避免羊群呛水或受凉

粪便处理

- 驱虫后粪便需堆积发酵2-3个月,防止虫卵复发

通过科学驱虫方案与规范操作,可有效控制羊群寄生虫感染,提升养殖效益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