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养蜂永不移虫育虫的方法

           

养蜂不移虫育王方法是一种高效、低成本的蜂王培育技术,适合中小型养蜂场和业余爱好者。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:

一、准备工作种王群选择

选用产蜜量高、群势强、盗性弱、抗病力好的蜂群作为种王群,优先使用本地蜂种。

工具材料

- 立式隔王板、育王框、蜂王杯(带隔网)

- 人工蜡台杯(可用木片固定)

- 移虫针、剪刀、蜂王笼等。

环境要求

- 最低气温需24℃以上,避免低温影响蜂王产卵。

二、育王操作步骤

脾脾选择与处理

- 选底部有卵的巢脾,无卵则割除多余巢脾直至露出卵,优先保留封盖且底部新筑的巢脾。

- 在种王群中间加入1/3巢脾(余脾下沿割成尖状),促成分蜂热,工蜂自然建造王台。

蜂王移除与隔离

- 用王笼关闭老王1-2天,防止其产卵干扰育王。 - 用隔王板将老王区与育王区隔开,确保王台发育环境稳定。

人工王台制作与安装

- 制作人工蜡台杯(可用木片固定),将蜂王调至封盖子脾后,用隔网板隔开蜂群,将育王框放有蜂王杯的一侧。

- 老王产卵后,取出带有卵的王台放入育王框,继续孵化。新王产卵封盖后,可分箱饲养。

管理措施

- 每天傍晚喂食稀糖水,促进蜂王进入蜂王杯产卵。 - 每隔1-2天检查育王框,观察产卵情况,10-13天后割台分箱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时间控制

- 老王产卵后需及时割台,避免王台过久影响蜂群繁殖。

- 夏季高温时需增加糖水比例(1:1),冬季需保温。

质量筛选

- 保留产卵早、幼虫健壮的王台,剔除劣质王台。

- 新王交尾产卵后,可观察子脾发育情况,确保育王成功。

风险应对

- 若育王失败,可合并原群或重新育王,不影响整体繁殖。

- 操作时注意避免损伤幼虫,确保工具消毒。

四、优势与总结

无需移虫:

简化操作流程,适合视力不佳或经验不足的养蜂者。- 质量稳定:通过人工干预优化王台环境,培育出的蜂王与自然王品质相当。- 繁殖效率:原群经13-16天可恢复繁殖能力,群势增强。

通过规范操作和精细管理,可有效提升蜂群产蜜量,降低养殖成本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