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脱温鸡养鸡的技术和方法

           

脱温养鸡技术是雏鸡养殖中的关键环节,主要目的是帮助小鸡适应外界环境,减少应激反应,提高成活率。以下是常见的脱温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:

一、脱温饲养方法笼养法

- 将脱温后的小鸡转移至成鸡笼内饲养,利用空间优势减少粪便接触,降低疾病风险,便于管理。

- 缺点:饲养周期较长,鸡群易出现应激反应,胸部和腿部可能发育不良。

平养法

- 网上平养:

在育雏箱或地面垫上麦草、谷壳等垫料,小鸡可自由活动,活动量大且不易发病,但成本较高。

- 地上平养:直接在水泥地垫料饲养,成本低且鸡群活动性强,但需频繁清理粪便,易引发疾病。

放养法

- 选择晴朗天气,将鸡群放至户外草地或沙地,让其在自然环境中活动、觅食,可接触阳光和土壤促进骨骼发育,肉质更佳。

- 需注意:需较大饲养场地,且需防范天敌和恶劣天气。

二、环境管理要点

温度控制

- 脱温初期(1-2周)保持34-35℃,之后每周降低2℃,直至与外界温度平衡。

- 保温措施:低温时可用热水袋或加热灯辅助,避免冻伤。

光照管理

- 育雏第一周需24小时光照,促进采食和饮水;之后每周减少2小时,直至自然光照充足。

- 光照与保温结合:纸箱育雏时可叠加灯泡加热,平养和放养需注意光照时长调整。

密度控制

- 根据日龄调整饲养密度:1-14日龄50-60只/平方米,60日龄后降至12只/平方米。

- 密度过高易引发应激和疾病,建议定期清理粪便并保持通风。

三、疾病预防措施

球虫病防控

- 从40日龄开始每月进行一次驱虫,使用专用球虫药,防止肠道感染。

新城疫预防

- 每月使用冻干苗饮水免疫,增强抵抗力。

卫生管理

- 每天清理粪便,夏季高温时增加垫料更换频率,冬季注意保暖防寒。
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
脱温训练:

40日龄后逐步让鸡群适应自然温度,可通过驯导和补饲强化条件反射。

饮水管理:提供清洁饮水器,避免鸡饮用脏水。

通过科学管理,脱温鸡的成活率可显著提升,肉质和免疫力也能得到保障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