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养鸡场的养殖方法有哪些

           

养鸡厂的养殖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,结合了不同的养殖模式和管理技术:

一、传统平养方法地上平养

在鸡舍地面铺设锯末、沙子等垫料,鸡只自由活动采食。优点是成本低、管理简单,但养殖密度低(每平方米8-15只肉鸡、蛋鸡)。

棚条平养

用木条或竹竿搭建棚条结构,鸡只栖息在棚条上。比地上平养密度高(每平方米11-15只肉鸡、蛋鸡),卫生条件较好。

网上平养

采用金属网覆盖地面,类似笼养但更经济。适合中小规模养殖,可结合自动化设备使用。

二、现代笼养方法

单层笼养

鸡只单层饲养,便于管理。每笼3-10只鸡,配备饲槽、饮水槽等设备。

多层笼养

包括全阶梯式、半阶梯式、叠层式等结构,单位面积养殖密度更高(可达平养的2-3倍),但设备投入大、管理复杂。

自动化笼养系统

集成喂食、饮水、清粪等机械装置,降低劳动强度,提高效率。

三、养殖管理关键技术

环境控制

- 温度管理:

雏鸡期保持34-35℃,逐步降至23℃;育成期需精准调控。

- 湿度管理:育雏前7天保持65-70%,后期控制在50%以上,防止呼吸道疾病。

- 通风管理:每日通风2-3次,避免氨气等有害气体积聚。

饲养管理

- 饲料管理:

根据生长阶段科学配比,产蛋期增加钙质饲料。

- 饲养密度:肉鸡密度控制在1.5-2只/平方米,蛋鸡1-1.5只/平方米。

- 断喙管理:7-10周龄断上喙1/2,10-12周龄断下喙1/3,减少啄料行为。

疾病防控

- 免疫接种:

鸡瘟、新城疫等疫苗按程序接种,免疫间隔期120日龄。

- 消毒管理:日常消毒1-2次/周,发病期增加至3次/天,使用碘制剂、季胺盐类消毒剂。

- 环境消毒:鸡舍每周消毒1-2次,带病鸡群每日消毒2-3次。

四、高效养殖技术要点精细化饲养

包括控料(育雏期前7天自由喂食,后期减少)、控灯(促进消化)、分阶段营养调整等。

自配料技术

采购豆粕、玉米等原料,按配方生产全价饲料,确保营养均衡。

福利养殖与无抗养殖

部分鸡场采用散养、自然光照等福利措施,减少抗生素使用。

五、其他养殖模式

放养:

适用于土鸡养殖,但效率低、成本高。

半放养:前期圈养后期放养,兼具效率与土鸡品质。

选择养殖方法时需结合场地条件、养殖规模、市场定位等因素,综合运用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,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平衡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