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养鸡场净化方法有哪些呢

           

养鸡场净化病源需从环境管理、消毒措施、隔离控制和粪污处理等多方面综合实施,具体方法如下:

一、环境管理

选址与布局优化

选择地势高、排水良好、远离污染源(如村庄、河流)的地点建鸡场,并设置隔离带防止野生动物和昆虫进入。鸡舍布局要合理,避免过度拥挤,减少疾病传播风险。

清洁与通风

- 每日清扫鸡舍地面,使用洒水或喷雾降尘法减少扬尘,拖地时配合消毒液使用。 -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,确保空气流通,降低病原微生物滋生环境。

二、消毒措施

日常消毒

- 空舍消毒:出栏后清除残留饲料、粪便,清洗消毒饲养工具、设备及屋顶、墙壁。 - 饮水系统消毒:使用烧开后冷却的井水或自来水,并定期对水槽、管道进行消毒。 - 饲料与垫料处理:更换饲料时清理饲料槽,定期清洗或更换垫料(建议每1-2周),防止细菌和寄生虫卵滋生。

重点区域强化消毒

- 病鸡隔离区:对病鸡进行隔离治疗,康复后经检测合格再放回群体。 - 鸡舍入口与通道:设置消毒门,定期喷洒消毒液,控制外来病原体进入。

三、隔离与病害控制

病鸡管理

及时隔离病鸡,淘汰弱鸡、僵鸡及生长缓慢的个体,防止疾病传播。 对感染性疾病(如新城疫、禽流感)的鸡只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
防虫防鼠

定期进行杀虫、灭鼠工作,减少病原微生物中间宿主(如蚊虫、老鼠)传播风险。

四、粪污处理

物理处理

- 深坑腐熟法:将鸡粪与草粉按比例混合堆积发酵,夏季需3周、冬季6周腐熟。 - 粉碎还田:发酵后的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。

生化处理

采用活性污泥法、厌氧消化等工艺处理污水,降低SS(悬浮物)含量并回收甲烷气。 对鸡粪进行水解酸化与好氧结合处理,提高粪肥质量。

五、其他辅助措施

环境改善

在鸡舍周边种植大叶绿植吸收异味,保持空气清新。 选用低粉尘饲料(如玉米型饲料),减少采食时粉尘产生。

设备维护

定期检查通风设备、饮水系统等硬件设施,确保正常运行。

通过以上综合措施,可有效净化养鸡场病源,降低疾病发生率,提高养殖效益。建议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净化方案,并定期进行效果评估与调整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