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养鸡不下蛋用什么方法治疗

           

针对养鸡不下蛋的问题,可从以下方面综合处理:

一、营养管理饲料配方优化

- 添加蛋鸡专用饲料或维生素C、D3、钙盐等营养补充剂,增强体质和繁殖性能。

- 保证蛋白质、粗蛋白、氨基酸、钙、磷等营养均衡,满足产蛋需求。

营养补充

- 每10-15天补充1次电解维生素,或添加1%-2%油脂提升饲料营养。

- 饲喂土霉素、碘伏等药物预防泄殖腔感染,配合大黄藤粉(生药2克/只/天)缓解炎症。

二、光照管理

光照时长与强度

- 每天保证14-16小时光照,使用人工补光时保持光照强度10-15勒克斯。

- 采用分段光照法,避免突然光照变化导致产蛋量波动。

特殊时期调整

- 换羽期母鸡需耐心等待(约21天),期间减少光照刺激。

- 老年母鸡产蛋量自然下降,可考虑淘汰或更换年轻鸡只。

三、疾病防治

常见疾病处理

- 禽流感、新城疫等传染病需及时隔离治疗,配合兽医使用抗病毒药物。

- 泄殖腔发炎时,用土霉素或碘伏消毒,配合输卵管抚摸帮助复位。

寄生虫与营养缺乏

- 定期驱虫,防止蛔虫、绦虫等寄生虫感染。

- 营养不足时,调整饲料结构,必要时添加维生素E、B族等辅助营养剂。

四、环境管理

温湿度控制

- 产蛋期温度控制在18-23℃,湿度50%-70%,避免极端天气引发应激。

- 夏季降温(如通风、湿帘)、冬季保温(保温灯、通风口封闭),冬季饮水温度控制在5-15℃。

鸡舍卫生与通风

- 每日清洁鸡舍,定期消毒饮水器具,防止疾病传播。

- 保持鸡舍空气流通,避免氨气等有害气体积聚。
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
产蛋高峰期管理:

避免突然断光或温度变化,产蛋高峰期母鸡需额外营养支持。

记录与观察:记录产蛋周期、饲料消耗、疾病情况,及时调整管理措施。

通过以上综合管理,可有效提升产蛋率。若问题持续,建议咨询专业兽医或养鸡技术专家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