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养鸡场温度的管理方法

           

养鸡场温度管理是确保鸡群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环节,需根据鸡只日龄、季节变化及环境条件进行精细调控。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的温度管理方法:

一、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控制孵化期(0-7日龄)

- 温度:

35℃(孵化器)→34℃→31℃→29℃→27℃→25℃(逐日降低)

- 说明:保持温度波动模拟自然环境,促进体温调节能力发育。

育雏期(7-21日龄)

- 温度:

32-34℃(刚出壳雏鸡)→29℃→27℃→25℃→23℃(每周降低3℃)

- 说明:避免温度波动,确保雏鸡快速适应环境。

育成期与成年期

- 温度:

18-25℃(成年鸡)

- 说明:维持舒适温度区间,促进饲料转化效率。

产蛋期

- 温度:

20-23℃

- 说明:低温环境可延长产蛋周期和蛋品质。

二、环境温湿度综合调控湿度管理

- 产蛋鸡适宜湿度为40%-72%,通过加湿器或喷水降温维持;育雏期需65%-75%湿度,防止呼吸道疾病。

通风与降温/加温

- 排风控制:

根据通风量调整进风口大小,确保负压在13-25之间,避免冷风直吹;

- 设备辅助:使用暖风机、水帘降温或遮阳棚遮阳,冬季保温时检查漏风点。

温度监测与精准控制

- 每日检测7个温度点(前中后左右),温差不超过1℃;使用高精度温度计(±0.1℃)校准环控器;

- 实时调整:当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偏差超过±1℃时,启动加热或制冷设备。

三、其他注意事项

体感温度的判断

- 观察鸡群行为:张嘴呼吸、腿部发抖为高温;羽毛蓬松、精神萎靡为低温;

- 个体检测:用手触摸鸡翅下或腹部,感觉烫手为高温,发凉为低温。

疾病预防

- 高温易引发呼吸道疾病,低温可能抑制免疫系统,需结合通风和温度调控预防。

季节性调整

- 冬季增加保温措施(如覆盖稻草、保温膜);夏季通过遮阳、喷水降温,并补充水分。

通过以上方法,可确保鸡舍温度始终处于鸡群舒适区,促进健康生长和高产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