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养殖水产用的维生素

           

水产养殖中维生素的作用及补充要点如下:

一、维生素分类与功能脂溶性维生素 (需饲料补充)

- 维生素A:

促进粘多糖合成,维持细胞膜和上皮组织完整性,参与视紫红质合成(维持视力)

- 维生素D3:促进钙磷吸收,调节骨骼发育,增强免疫力

- 维生素E:抗氧化,保护维生素A及不饱和脂肪酸,提高繁殖性能

- 维生素K:参与凝血功能,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

水溶性维生素 (需定期补充)

- B族维生素(如B1、B2、B6、B12):参与糖、脂、蛋白质代谢,增强食欲和饲料利用率

- 维生素C:

增强免疫力,促进伤口愈合

- 叶酸/生物素:参与氨基酸代谢,改善肉质和色泽

二、关键维生素缺乏症

维生素A缺乏:导致生长缓慢、视力障碍(眼球水肿、视网膜退化)、免疫功能下降

维生素D3缺乏:引发骨骼发育不良(虾脱壳)、免疫力减弱

维生素E缺乏:加速维生素A氧化,影响生殖性能

B族维生素缺乏:导致代谢紊乱、食欲不振、贫血

三、补充建议

维生素D3的重要性

- 饲料中维生素D3是钙磷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,建议按需添加,尤其对虾类、鱼类骨骼发育至关重要

- 人工养殖环境需通过饲料或晒制鱼肝油补充1,25D3(活性形式)

维生素A的补充

- 深水虾等生物体感光器官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,但淡水中性鱼类需通过饲料补充维生素A1或A2

- 缺乏时需结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,避免角膜病变

综合营养策略

- 脂溶性维生素可适量储存,但需避免过量导致中毒;水溶性维生素需每日补充

- 不同鱼类对维生素需求存在差异,建议根据品种调整配方

通过合理搭配维生素,可提升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、抗病能力及肉质品质,降低养殖成本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