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监利水产养殖模式有哪些

           

监利水产养殖模式以 稻虾共作虾蟹混养为核心,通过生态种养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,形成产业链条完整、综合效益显著的发展模式。具体特点如下:

一、稻虾共作模式核心地位

稻虾共作是监利水产养殖的主导模式,近年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推广,面积持续扩大。截至2023年,稻虾共作面积已达148万亩,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。

生态优势

该模式实现“粮食生产与水产养殖协同发展”,减少农药、化肥使用量30%以上,提升粮食品质,同时促进小龙虾增产和农民增收。

产业链整合

形成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产业体系,年交易量超15万吨,带动加工企业11家、物流企业6家及产地收购卖场120家,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。

二、虾蟹混养模式

发展背景

2013年后,受螃蟹价格低迷、小龙虾市场崛起驱动,监利推广虾蟹混养模式。目前虾蟹混养面积超20万亩,占水产面积70%,集中在朱河镇、棋盘乡等核心区域。

典型模式

采用“豆蟹混养+龙虾自繁自养+花鲢套养”模式,豆蟹苗种从江苏引进,暂养一个月后投放,年产量可达115斤/亩。该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收益。

三、其他特色模式

稻鳅综合种养:

部分区域探索稻鳅与小龙虾轮作,亩增纯利500元,2012年大垸农场通过合作社流转稻田2000余亩,取得显著成效。

深水养殖:如张平平夫妻返乡成立的北宸水产公司,采用深水养殖鱼虾蟹套养模式,年销售量达4000-8000斤,主要销往广东、浙江等地。

四、综合效益

通过“双水双绿”战略,监利实现年综合收益超亿元,带动就业超10万人,形成生态安全、环境友好、产业兴旺的现代农业新格局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