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水产养殖硫酸铜的用量

           

硫酸铜在水产养殖中的用量需根据养殖类型、水温、水质及使用目的综合调整,具体建议如下:

一、常规使用范围

蓝藻/浮游生物防治

- 普通养殖场景:0.3-0.5克/亩

- 大型池塘(如金鱼/鲤鱼):0.5-0.7克/亩

- 下风口三分之一面积泼洒:每亩2斤(约1000克)

疾病防治

- 细菌/原虫感染:8毫克/升浓度浸浴20-30分钟(如鱼波豆虫、车轮虫病)

- 肾脏病鱼虾:0.3毫克/升浓度泼洒

二、影响因素调整

水温

- 夏季高温时毒性增强,用量需减少至300克/亩以下

- 冬季低温时耐受性提高,用量可增至500克/亩

水质

- 水质差(硬度、pH值低)需增加用量

- 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,配合其他除藻剂使用效果更佳

养殖品种

- 鲤鱼、草鱼等大型鱼种耐受性较强,可适当提高用量

- 虾、蟹等甲壳类对硫酸铜敏感,需控制在0.3毫克/升以下

使用方法

- 浸浴法:8mg/L浓度处理20-30分钟

- 全池泼洒:与硫酸亚铁按5:2配比,浓度0.5-1克/米³

三、注意事项

安全间隔期

- 饲料中添加硫酸铜后,需间隔1-2天投放饲料,避免残留

药害预防

- 超量使用可能导致虾类食欲下降、死亡,需严格按推荐剂量使用

- 避免与含氯消毒剂混合使用,防止毒性增强

环境监测

- 使用前需检测水体pH值,酸性环境可增强毒性,需谨慎调整用量

通过以上调整,可确保硫酸铜在防治疾病和藻类时发挥最佳效果,同时降低对水产动物的负面影响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